全国政协委员王晶:以数字公民建设筑牢数据安
中国日报北京3月11日电(记者 胡美东)“数字公民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保障数据安全、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。通过完善数字身份认证体系、构建广泛的应用接入与数据服务能力、构建可市场化运营的第三方服务模式等措施,我们可以构建起数据安全的新防线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新大陆科技集团CEO,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。
数字时代,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,其安全问题关乎个人隐私、企业利益、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。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,数据泄露、滥用等安全事件频发,据统计,2024年我国因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网络诈骗案件超10万起,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,传统数据安全防护手段面临挑战,亟需构建新的数据安全防线。数字公民理念的提出,为筑牢数据安全新防线提供了新思路。
数字公民是指“人”的数字化,是物理世界公民的线上副本,为公民在线上线下融合世界中参与活动、行使权利、履行义务提供基础能力。其特征包括数字身份认证、隐私保护、数据互通等。然而,当前数字公民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,影响数据安全防线的稳固。一是数字身份认证体系不完善;二是数据安全管控能力不足;三是公民的数字化能力不足。百姓面对千万个信息化系统缺乏与其平等交互的能力,难以充分表达自身的意愿,还缺乏数字公民的意识,对应用的数据需求多只能予取予求,更难让不同系统的数据能为己所用。
提升百姓数字公民能力,在数据流通中能明确表达自身诉求,成为推动数字公民建设发展的重要引擎。王晶建议,应由国家层面统筹规划,构建以法定身份证件为根的多级可信个人身份服务体系,提高数字身份认证的权威性和安全性,实现不同部门和企业间的数字身份互认互通,让“一次认证,处处可用”,无需到处存留敏感身份数据。首先在政府和公共部门全面推广,为数字公民建设构建起身份共识底座。
王晶强调,构建广泛的应用接入与数据服务能力。一是要让拥有个人数据的各应用便捷接入服务平台,注册发布数据目录;二是要提供个人数据空间,让个人对自己分布在各处的数据“有哪些、在哪儿”一目了然;三是能提供数据授权服务,根据个人意愿将数据从提供方授权给消费方使用,解决数据“给谁用,用在哪”等问题。
王晶建议政府推动“数字公民”建设的试点示范,例如启动对群众有感知度的个人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建设,通过“数字公民”技术,实现与应用的平等交互,让数据“是我的、我要用、用在哪”成为可能,展现“数字公民”在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促进数据便捷流通的能力,通过这些有黏性的试点积累经验,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。
王晶还建议,建立一套可持续运作的市场化运营模式,在政府打造示范应用的基础上,吸引国企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,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。在党管数据前提下,构建由个人、数据提供者、数据消费者、第三方数据服务商等多方组成的数字公民服务模式。
栏 目:科技新闻
下一篇: 因聚而生 众智有为 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圆
本文标题: 全国政协委员王晶:以数字公民建设筑牢数据安
本文地址:http://newsoutlook.9527.site/kejixinwen/732.html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- 03-26 联通数科:“墨攻”安全运营服务平台全面升级
- 03-26 “联通文创聚智绘新篇”沙龙启幕
- 03-26 全国人大代表、四川长虹电子董事长柳江:加快
- 03-25 数智文旅行稳致远离不开法治保障
- 03-25 净化平台生态 抖音健康发布新版公约
- 03-24 因聚而生 众智有为 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圆
- 03-24 全国政协委员王晶:以数字公民建设筑牢数据安
- 03-24 为直播电商立规矩,给消费者权益添保障
- 03-24 光明网评论员:抓取个人隐私就是抢劫
- 03-24 打击个人信息“标签化”贩卖,监管与防护要“


阅读排行
推荐教程
- 07-25高温下,户外劳动者应谨防热射病
- 01-25 韶音深耕声学技术 推动开放式耳机技术创新
- 01-04增加用户金币数据库脚本
- 12-15秋冬季五大高发眼病,不得不防
- 07-25看完这篇科学防晒攻略 ,美美过夏天!
- 07-25我国成功发射四象01星等4颗卫星
- 07-25让大漠戈壁变身绿电“蓝海”——新疆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
- 07-25聚焦“水土湖草冰” 2023年江源综合科考启动
- 07-25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上海发布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
- 07-25【光明时评】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正当其时